您當前位置:首頁資訊公司新聞
Molecular Cell丨真邁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學王金凱團隊全長單分子m6A檢測技術開發(fā)
時間:
2025-02-10
瀏覽次數(shù):

Molecular Cell丨真邁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學王金凱團隊全長單分子m6A檢測技術開發(fā)


文章梗概

近日,中山大學中山醫(yī)學院王金凱教授課題組在Molecular Cell(IF 14.5)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Single-molecule m6A detection empowered by endogenous labeling unveils complexities across RNA isoforms”的研究成果。研究團隊開發(fā)了一種名為m6Aiso的深度學習模型,在牛津納米孔直接RNA測序的單個讀長上檢測m6A修飾。訓練該深度學習模型是基于內源性標記產生的上百萬個單分子m6A陽性電信號。該研究揭示了:1、不同m6A位點在單分子上存在距離依賴的連鎖;2、相同的m6A位點在不同的異構體上也能夠通過三種不同的機制產生廣泛的差異;3、轉錄因子SMAD3在上皮-間充質轉化過程中調控m6A選擇性地上調使用的SMAD3結合的啟動子的異構體的m6A,形成異構體特異的m6A調控。m6Aiso技術為研究m6A修飾的復雜性和動態(tài)變化提供了新的工具,為理解m6A在異構體上的復雜性提供了新的視角。


背景介紹

m6A是mRNA和多種非編碼RNA上一種普遍且動態(tài)的修飾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m6A修飾與RNA異構體的生成和代謝密切相關。那么不同的RNA異構體上的相同m6A位點是否也能夠產生差異的m6A修飾?盡管GLORI和eTAM-seq等技術能夠以單核苷酸分辨率準確識別和定量m6A,但目前缺乏能夠在單個完整RNA分子上準確識別m6A的方法,因此難以區(qū)分不同異構體上的m6A。而納米孔直接RNA測序(ONT DRS)技術可以通過檢測全長RNA通過納米孔時的電流變化來檢測m6A修飾,有望能解析RNA異構體的復雜性。由于納米孔一次性讀取多個堿基的電信號,缺乏高質量的單分子m6A修飾信號,訓練能夠準確識別單個DRS讀取的模型仍是一個挑戰(zhàn)。


*以下為該研究成果解讀

成果解讀

研究者利用DART-seq技術,通過APOBEC1-YTH融合蛋白在活細胞中誘導m6A位點附近的C-to-U突變,以實現(xiàn)單核苷酸分辨率的m6A識別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C-to-U突變并非集中于m6A鄰近位置,而傾向于在距離m6A位點100 nt范圍內聚集成簇。那么這些距離在10100nt范圍內的突變能夠用于標記m6A位點,而不會干擾ONT DRSm6A甲基化5-mer的電流信號?;?/span>這種內源性標記策略,研究團隊利用在ONT DRS數(shù)據(jù)中提取了1,020,237個讀長水平的5-mer m6A信號,并結合深度殘差神經網絡,成功開發(fā)了能夠在單條讀長水平上識別m6A的工具m6Aiso。此外,研究者還采用了真邁生物的SURFSeq 5000平臺完成了A549細胞系的GLORI測序,為m6Aiso 在多個細胞系中的準確性評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,同時也反映了SURFSeq 5000平臺進行二代高通量測序具有高度的可靠性。如下圖所示,研究團隊在多個細胞系中比較了m6Aiso以及GLORI測序得到的m6A修飾水平,m6Aiso在HEK293T, HeLa, A549, mESC中都和GLORI高度一致,其中HEK293T, HeLa和 mESC的GLORI數(shù)據(jù)來源于原始的GLORI論文,而A549細胞的GLORI數(shù)據(jù)為團隊自行建庫后采用SURFSeq 5000平臺完成的測序。


Molecular Cell丨真邁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學王金凱團隊全長單分子m6A檢測技術開發(fā)

圖1 不同細胞系m6Aiso和GLORI測序得到的m6A修飾水平比較


利用工具m6Aiso,研究者闡述了相同m6A位點不同的異構體上形成差異化m6A修飾的三種機制:1、EJC(外顯子連接復合體)對m6A抑制的差異,與之前的研究一致,發(fā)現(xiàn)EJC會抑制靠近外顯子邊界的m6A沉積,即在異構體中外顯子邊界200 bp范圍內的m6A甲基化水平較低;2、RNA結合蛋白對不同異構體RNA的特異性結合,如TARBP2結合內含子的鄰近外顯子上的m6A位點的甲基化水平顯著高于未結合TARBP2內含子的鄰近外顯子;3、轉錄因子也會調控m6A,主要通過共轉錄的方式招募m6A 的甲基化轉移酶來修飾其轉錄的RNA,因此使用不同啟動子的RNA由于轉錄因子不同而產生差異的m6A修飾。由于變化的m6A位點位于共同的3'UTR,而短讀長測序無法確定每個亞型的具體5'區(qū)域,因此這一發(fā)現(xiàn)進一步強調了在研究m6A動態(tài)變化時使用長讀長測序的必要性。


Molecular Cell丨真邁SURFSeq 5000助力中山大學王金凱團隊全長單分子m6A檢測技術開發(fā)

圖2 m6A在單reads上的內源性標記和m6Aiso在單分子水平上的結果評價



結論

  • DART-seq 中距離10-100個核苷酸的C-to-U突變可以在單個RNA分子上標記m6A;

  • 在納米孔RNA直接測序數(shù)據(jù)中提取了1,020,237個讀長水平的5-mer m6A信號,并結合深度殘差神經網絡,開發(fā)工具m6Aiso;

  • 工具m6Aiso能夠準確識別單條讀長水平上和異構體上的m6A;

  • 由于多種機制,同一位置上的異構體特異性m6A修飾可能存在差異。


參考文獻

Guo WB?Ren ZJ, Huang X, et al.Single-molecule m6A detection empowered by endogenous labeling unveils complexities across RNA isoforms[J].Molecular Cell, 2025, 85: 1-14.


相關推薦
暫無數(shù)據(jù)